进入2017上半年最后一个月,国内大豆市场又是一把心酸泪,2016年国产大豆剩余总量基本见底,豆价不仅没因余粮减少而上涨,反是摇摇欲坠,产区大豆出货困难,多数地区豆价频频失守,使得中间贸易商进退维谷,有粮难卖、没粮心慌,收了卖不出去,不收后期可能没得卖,两难之间也只能多叹几口气:这大豆生意越来越难干,一部分中间贸易商干脆停业或者转行。中国粮油信息网大豆市场分析师王洪亮认为,国产大豆市场购销僵持局面短期难有改观,终端需求低迷以及低价进口豆持续抢占食品市场份额,使得国内大豆市场缺乏利好消息支撑。笔者认为,最难的时候,也是时机刚刚好的时候,封港、商检“燥起来”吧!
难!难!难!四面八方无利好
截至日前,国内大豆总体剩余量不多,东北产区2016年产大豆剩余1成左右,目前剩余总量多集中在黑龙江齐齐哈尔、黑河地区,而沿淮产区2016年产大豆剩余总量不足半成,零零碎碎分散在安徽、河南、江苏等地,国内大豆余粮见底看似从供需的基本面为豆价上涨提供支撑,但国内销区市场一直未能跟上节奏,春节以来市场一直呈现“旺季不旺,淡季更淡”的局面,笔者从辽宁、湖北、山西等地经销商了解到,截至到6月份,今年照往年少卖了近40%的大豆,春节以来青菜、禽蛋价格持续走低,终端豆制品消费低迷,大豆走货困难已是常态;而近期全国范围的环保卫生检查,多数中小型豆制品厂停产整改,下游采购量的减少,使得大豆购销更加不景气,据了解,环保卫生检查所涉及的豆制品厂整改仍需一段时间,购销僵持局面或将持续到月底。而对国产大豆影响最为直接,冲击性最强的便是低价进口豆持续流入市场,用其低于国产豆近1000元/吨的价格抢占了国内大部分的食品市场,目前除了东北市场外无一幸免。
上图价格比较明显看出进口豆与国产豆不断拉大的价差,需求本就清淡的市场,还有低价进口豆抢占份额,国内豆市可谓雪上加霜,即便是环保卫生检查结束,销区市场需求清淡的大环境也难以改变,那么到今年新豆上市前,国产大豆想要有好行情,可以突破的点就落在了进口豆身上。
最恰当的时机
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峰会前后,我国与美国签订一系列的贸易协议,牺牲国内农产品贸易为条件居多,可以说大豆首当其冲,而国内增豆减玉米种植的宏观调控依然进行中,目前2017年东北产区春播已经结束,大豆种植面积约增加30%以上,大豆产业稳步有序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调控。如何能维系外部关系,又能重振国内大豆产区发展,是政府布局的关键,笔者认为眼下是两方面都可以达到均衡的好时机,每年10月到次年的5月是美国大豆集中销售的旺季,一船一船的大豆漂洋过海到达世界各个港口,作为世界大豆主要需求方中国,自然是美国大豆船只的集中目的地,而6月以后美豆到船已经明显减少,据本网6、7月份港口到船粗略统计,后期主要以巴西、阿根廷大豆为主,美豆到货寥寥无几。而国储大豆从4月份开始放粮,虽然前期传言颇凶的拍卖转为议价销售,但随着2011年大豆不断出库,2013年大豆也已提上日程,据笔者了解,目前2011年国储大豆销售过半,由于其存放时间较久,大豆蛋白、水分、油脂流失较多,目前流入市场和工厂的2011年大豆皆是挑质好大豆出库,一半以上的销售量对2011年国储豆来说也算是接近尾声,笔者认为,这个时间节点,美豆所剩不多,243万吨的2013年国储大豆出库在即,国家严查转基因大豆市场流向,严禁其流入食品市场,既不影响外部关系,又可以促进2013年国储大豆出库,为2017年大豆大量上市做好提前量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
“两手都要抓、两手都要硬”是这些年国家发展经济的口号之一,而国产大豆产业要发展,在对外的大市场环境下,对内小账也要算计,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远,国家在6月份以后严控转基因大豆流入食品市场,不仅能缓解国内大豆市场压力,更能配合2013年国储大豆快速出库,国家攥着副“好牌”,现在可以打出来搞搞事情了。